查看原文
其他

你ZAO吗,你的隐私快被曝光了!

黄艳如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559期文化产业评论

“ZAO(逢脸做戏)”AI换脸App一夜爆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爆朋友圈,引发“病毒式”传播。然而,“打脸”来的太快。火了一晚上,就被爆出其“霸王条款”侵犯用户个人隐私触发众怒。你还敢ZAO吗?


作者 | 黄艳如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如果苏大强是你爸、黄晓明是你老板、胡歌是你男朋友,这是怎样一种酸爽的体验?


昨天,随着一款名为“ZAO”AI换脸App的横空出世,这些影视剧里的“名场面”不用靠脑补也能实现。用户只需上传照片或者手机拍照,将自己的脸替换影视剧人物或者明星脸上,就能就能实现一键“换脸”。比如,变身“黄晓明”,大吼一句:“缺啥买啥,我没时间等你,给我解决!”或者成为“王健林”,一鸣惊人:“定个小目标,先赚它一个亿!”……


或许是因为抓住了用户求新求异和猎奇的需求,“ZAO(逢脸做戏)”刚上线就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屏了朋友圈,引发“病毒式”传播。发布仅一天,这款App服务器就出超载的情况,微信指数更是一路飙升。


然而,剧情反转得太快。ZAO没火多久,就因为一则“霸王条款”有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风险而触发众怒、舆论一边倒地批判、谴责。献一首“凉凉”给ZAO,谁让你“NO ZAO NO DIE”呢?


ZAO的爆红可谓“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面成为社交媒体平台的爆红范例,另一面又深陷侵犯版权和隐私权的争议。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下ZAO有多火?为啥能火?能火多久?以及爆火之后对技术伦理的思考。
 
ZAO热度登顶,背后有四大“爆火”之道

ZAO有多火?先来看一条时间线:

8月30日晚间,“ZAO”官方微博称,“这个月花700万租的服务器,今晚已经消耗1/3了。明天如果继续火爆,我们只能做严格一些的限制。”

8月31日上午10时45分左右,由于激增的ZAO用户,一度导致“服务器工作量过大。”


8月31日下午18时,“ZAO”已经登上了 App Store 免费榜的第二位和娱乐免费榜的榜首,足可见其火爆程度。

 
ZAO为啥火?

第一,内容有“爽点”。ZAO的变脸素材主要以短视频方式呈现,平均每条视频20秒左右,要么抓一个“爽点”,要么抓影视剧里的高潮剧情。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 )作者在试用APP时发现,ZAO中选择的素材片段大多是影视剧、访谈片中所谓最“爽”的桥段,如霸道总裁、姐妹互撕、穿越碾压等。

无论是《杉杉来了》里面霸道总裁“承包鱼塘”的告白,还是王健林接受鲁豫采访时提出的“一个亿小目标”的豪言,亦或者是《金枝欲孽》里姐妹“面和心不和”的互呛……无不是提炼“爽点”、强调情节反转的剧情式短视频,其核心在于用视听手段刺激观众,激发用户模仿的热潮。

 
第二,上手门槛低。 “ZAO”提供了大量国产综艺和影视剧、热门日剧等现成的AI换脸片段,用户几乎不需要任何专业技术即可使用,从上传照片、替换人脸、视频制作到视频生成,仅需6秒左右的时间。让用户可以“零门槛”地实现秒变黄晓明演“明学”、秒变哪吒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三,自发传播广。影视剧的高潮剧情,往往能够触发受众内心深处不易察觉的价值判断,引起强烈的代入感和自发传播欲望,进而激发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等)上的分享。比如前阶段让无数少女上头的“现男友”(注:《亲爱的,热爱的》男主人公),就在APP中成为不少迷妹争相同框的对象,在朋友圈里引发点赞一片。


第四,热度导流快。直接“拿来主义”地将热门影视剧、流量明星、知名人士的热度导流至APP,不仅“快、准、狠”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背后潜在的盈利模式,也体现出了ZAO及其背后的“陌陌系公司”的商业眼光。


天眼查资料显示,“ZAO”全称ZAO逢脸造戏,这款App属于长沙深度融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背后股东则来自主打陌生人社交的社交平台陌陌,作为社交平台里的专业玩家,陌陌系公司显然对于如何抓住用户的“痛点”和“爽点”驾轻就熟。

其实,在ZAO之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换脸”APP。与ZAO最为相似的,是前段时间火爆的捏脸游戏ZEPETO以及2014年风靡一时的“脸萌”。

这类产品,都是用人像在做文章。在ZEPETO中上传一张自拍照,程序就会自动生成3D版的人像。“脸萌”则是通过简单的拼脸制作,就能得到一个“二次元”的用户头像。引发它们火爆的共同原因是——具备触达人心、满足用户快感又能迅速传播的“流行元素”。


然而,流行也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短暂。脸萌和ZEPETO在朋友圈中火过一时之后,如今也已陷入了乏人问津的境地。由此可见,任何社交媒体平台想要长久存活,需要具备持续不断生产流行元素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ZAO的产品逻辑和商业模式似乎拥有脸萌和ZEPETO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那就是围绕热门的影视内容、流量明星、商业大鳄等现成“流量”,持续地提供给用户以津津乐道的再创作素材。不过,就此也带来了侵犯肖像权和侵犯影视版权的风险。
 
技术伦理,是智能时代的现实课题

Zao的幕后团队显然意识到了风险。不太地道的是,他们企图利用用户协议中的一条“霸王条款”,把这个“锅”甩给用户。

在 ZAO 用户协议里,有这样一条:“在您上传及/或发布用户内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确保实际权利人同意授予 ZAO 及其关联公司以及 ZAO 用户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对用户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与编辑..……以及对修改前后的用户内容进行信息网络传播以及著作权人享有的全部著作财产权利及邻接权利。”


根据专业法律人士分析,这意味着 ZAO 不仅可以免费使用你的肖像,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而且还有权将你的肖像权有偿或无偿授予第三方。

换句话也就是说,如果用户在 APP 里把黄晓明的脸换成自己的,黄晓明起诉 ZAO,ZAO 可以辩称:“亲爱的用户,您怎么没有事先征求黄晓明的同意啊?该由您来赔偿损失和赔礼道歉。”通过这一纸协议,ZAO 可谓是占尽了便宜又撇清了风险,由此也引发了用户火力全开的抗议。
 
“ ZAO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关注。但由此引发的技术伦理的诘问,更值得我们一思再思。

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双马会”中,马云有一句诤言:机器有芯,人类有心。讲逻辑,机器可以做得更好;讲情感,是人类的特长。智能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情感的技术需要被重新强调和重视。而人类应该教会机器什么不可为,让机器守住技术的底线和准则,实现“情感”和“理性”的价值整合。

如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安心地享受智能生活,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也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课题。

-END-
今日互动
你ZAO了吗?好玩吗?

本文为「文化产业评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欢迎加入读者群,请加微信号whcy006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北大官方文旅培训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